|
大概是从2011年底,就有人问我关于微鼻技术的事情,2012年里也有多次有人问到。# B. p! N8 U; C9 X7 ?
客观地说,这个技术我不是特别了解,而且那段时间也没有太大的精力仔细看外文资料。
6 Y- G6 f: J$ _5 E" d
9 L- d9 ^) z5 f8 A& M! ]- j今天偶尔在一个讨论中又看到有人提这个,去看了看相关网站,觉得有一些夸大,把疑问整理了一下等更了解的朋友来解惑:/ U3 q' v- w( {0 g+ h% {
4 r+ r% j% B3 H6 @从http://www.weitao.org.cn/about.html上看,这个技术相关的产品在2005-2006年就正式确立,并得到技术专家认可,2008年取得了NSF的认证(NSF61)(2-3年的间隔有点大,不是很合理),但是一直没有相关的净水器产品出来,在网站上看到的是NSF在2012年出具的认证文件(NSF 61),见不到2008年的文件证明。这期间跨度有6年之久,不是很合理。如果技术核心人员在海外的成果取得了认证,一样可以在国内授权做成品,认证材料都拿出来才真正有说服力。; X4 Y6 E* F+ b& Z, R
& C$ o( d. b W S; E( {
F6 \: b1 u* a2 F2 q3 {目前产品只有滤水壶一种,而且没见到水批文件,滤料也没有国内的批件。这都是违规的(自2011年底起,除砷产品已经不需要申报许可)
, K' E" m" C# \) I! T$ A+ A9 V; d
根据查询NSF信息,了解到目前这个材料只是在2011年以后才通过了NSF61号标准,NSF61是材料安全性的标准,不涉及过滤功能和效率。而且只是用于自来水厂的应用,NSF特地讲了这个产品作为饮用水过滤器还没有被评估。(也就是说这个材料用在净水壶或是其他家用净水器上还没有被认可)* T: x5 X0 b' n0 I* t
9 ]8 K; N" `- ~; I! P) p2 z) z+ X& E
0 X9 o8 R, |# U5 N+ a8 S
从NSF资料看,这个产品的颗粒度较大,420-2000微米。从NSF认证过的很多产品来说,就颗粒度的大小,这个产品是无法达到NSF53标准 除重金属的要求的。如果把这个产品放到过滤芯里,也很难达到NSF53号标准的要求。
, x7 l& o# D) o( |6 G$ r3 U! f: M
过滤平均效率是90%,这个说法相对比较模糊,所以技术角度上说真正用这个说法的情况不多。
( `! p2 Q+ F& q6 z: m4 z9 y5 }: i! v8 q! z) z9 g
- f& o; A; T2 T3 |3 s' g+ K1 N
从了解到目前江西景德镇专攻功能陶瓷载体方面的相关信息和我原来对于材料、纳米技术的基础判断,这个技术很可能就是一般的镀层技术,是把氢氧化铁(目前大多用于砷的过滤)镀到2毫米大的球状材料上。主要还是一种吸附作用去除污染物。他们这种材料应该用在较差的地区做市政供水处理有一定应用,用于过滤芯的效率很难达标, 尤其是除铅效率要真达到90%几乎不可能。
3 K0 D7 c' S) H1 g0 P& a8 O1 J$ d
& p0 X+ l5 l* z' f) ^(这个技术与目前NSF认证产品中其他一些技术中的部分产品相比有一些优势,因为有一些传统产品是直接把氢氧化铁粉末镀到活性炭上,但有个最大的问题是有三价铁的溶出,水看上去有点发黄)。$ O; {( r- G4 g3 _2 R
1 M8 a! Q* d8 {# {2 Z% e
( x# U2 Y2 e* t综合来看,这个提法和技术都更多地是概念性的,核心上没有特别的创新之处,所讲到的早期NSF认证不是特别可信。而且NSF明确声明这个材料没有被认证为做末端民用净水用,至今相关产品在国内也没有水批,只有材料有一个检验报告,他们却拿这个技术做净水壶,所宣传的功能都没有任何正式认证和检验。/ I, ~& p% O# f+ J% o
/ I' c# ^$ K% [; Q4 t9 r这几个方面都属于误导。
: G7 o* w, D; V* n/ w
% {8 @1 }# s! |' I# v"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