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步调查表明,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今天,由环保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以及水利部共同制定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公开。" P' M% m; |/ P6 _: i% e l7 v& G
( @1 f6 f' L: t; l9 [ 工作方案表示,地下水是华北平原重要饮用水源和战略资源,但却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 q* s w/ Y% Y/ X8 E
. ]: |2 P% x$ {" {; v5 v: U* L- y
就地下水污染防治,四部门表示,将启动一系列污染防治政策,严禁在地下水水源补给径流区新建高尔夫球场。5 q2 m! r, O4 k R4 f
, Q+ q4 ^- ?8 O 工矿企业严重威胁地下水饮用安全6 F3 _) U9 l& l; K+ }
1 a9 W9 H2 B! F. k) _0 S7 O 经过初步调查,查明华北平原重金属超标主要分布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以及山东省德州等城市周边及工矿企业周围。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汞、铬、镉、铅等。此外,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地下水有机物污染较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苯、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南部郊区,河北省石家庄、邢台、邯郸城市周边,山东省济南地区—德州东部,河南省豫北平原等地区。. K4 K: I" ~+ y0 M( o1 S* y
7 }7 l% V. z* v5 Q/ Q 四部门表示,地下水是华北平原重要饮用水源和战略资源。部分城市和工业企业周边地下水污染呈恶化趋势,严重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
9 p% [5 G( T! }- g$ J. q2 X
% i0 r# w7 U& L 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低下
+ b i% P% b* D6 R
. [ ~5 \% y6 e% b. G2 ~, E7 M 工作方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的成因也进行了分析。工作方案称,海河流域受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2010年,该流域废水排放量高达49.73亿吨。重点污染源排放也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华北平原石油化工行业(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矿山开采及加工、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等重点污染源对地下水产生污染,部分企业产生的废水未加处理通过渗井、渗坑违法向地下排放直接污染地下水。4 @* D2 M& j+ t8 c6 [* s
/ t7 v" Y+ j6 f9 y
此外,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低下、监测网络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也直接影响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 \- d z3 V! ?, u2 q( G0 `* E0 I: u: {' A% F4 }7 q0 H
优先解决地下水重金属污染
3 F6 K7 [+ O% s+ w, g+ B, {/ Q( [4 N9 f' a$ ~
根据工作方案,华北平原地区将优先治理的污染区域,以重金属和有机污染为重点,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
& O$ @( Y" L, o
) F# q( |5 f: [2 v 四部门称,加大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监控力度,全面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动态评估地下水污染状况和成因。重点污染源将建监测网。统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适时提出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案,在条件成熟和污染严重的地区开展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修复示范。
0 o" o4 }" p4 f7 E# k! q/ I3 M0 S6 w9 S& G% Q/ U# T/ R; b
同时,优先解决华北平原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等突出问题,将华北平原及其地下水重要补给区划分为30个地下水补水、径流和排水相对独立的污染防治单元。) O; Y z# Y& U4 P5 ^7 E: T+ k5 [
% j/ ?! F3 y: G 地下水开发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需求3 c/ Q' T" R. I/ F' o
+ ]' e( V) B; Q5 ] 四部门表示,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防止由于地下水超采造成的水质恶化工作方案明确,地下水开发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需求,兼顾工业和农业用水,并将加强对单一潜水含水层和饮用水源开采层的地下水保护;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f2 n, s2 ^, x0 j# k
O/ F/ ~/ h j3 q( t! G
四部门表示,到2013年年底,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落实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责任,定期开展饮用水源专项执法行动和督查,坚决取缔华北平原城镇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项目。到2014 年年底,华北平原及其地下水重要补给区29个地市要在30个防治单元基础上,完成本辖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复,环境保护部备案。
& U% k9 H' C" ~7 t' D
/ J, n1 \5 B. ]. j 四部门还将研究制定重污染水体的水质改善方案,重点控制北四河下游中汞、六价铬等重金属超标。
/ h* k" Q% h d# M# O4 d; F" [! @% {. |; D# B0 Q) a
水源保护区的高尔夫球场应关闭
$ g3 P) |0 k+ \6 E$ Q7 ~. M& X' ?. |! Y
工作方案提出,强化高尔夫球场地下水环境管理。严禁在地下水水源补给径流区新建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已建的高尔夫球场应予以关闭。/ l/ ^* t4 R/ @- h
: f" S& C: y9 Y9 y$ q+ _6 ]- g
同时,高尔夫球场农药和化肥使用情况每年年初向环保部门申报和备案,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及其他有关规定,禁止施用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等高污染、高残留的农药和化肥。
/ E0 c" Y. e8 t/ D/ k% _4 |5 Q9 B0 T. C7 ^7 B* D4 f: E; W( P' P
到2015年年底,高尔夫球场应建成汇集含残留农药化肥的雨水和地表径流的蓄水塘。6 C. l5 r( ?- g* D& I7 Z0 D+ E
$ U( z# I3 C. _
5 v9 v# f# w6 ~- v3 m$ u2013年04月27日 来源: 法制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