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月是故乡明!离开家乡已经有20多年,对乡村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很大程度是受父母之辈的影响。
9 S# _9 \, Z, n' k1 Z3 T5 |
7 S* Z, F, e9 x& ]' j 在家乡最热闹的不是春节,不是元宵,不是中秋,而是家里大办喜宴。挨家用槟榔宴请宾客,张罗锅碗瓢盆、桌椅凳子,准备食谱、食材,每每此时,最劳的是大人,最开心的是孩子,因为可以大吃大喝几天几夜。
" D' {7 @: T9 S$ V2 A7 q; q' ]
5 }+ j) @4 R% j5 N" J( |. N* L" P& ^% F 在我的记忆里,家里办过多次喜宴。我家总是双喜临门,三哥四哥同一年考上大学,我和三姐又是同一年考上的,两次皆同时举办喜宴。之后哥哥姐姐结婚,也少不了回乡下宴请宾客。而上一次办喜宴是我出嫁时,是带着老公一起回去叩拜祖宗的仪式,那已是10年前的事了。9 `' ?+ g% ]8 }# d! ^
; q9 q) B# [5 h1 k6 ^
直到这一次,侄女上大学,全家人浩浩荡荡回乡下办喜宴,是在今年暑假八月的末梢。
6 X6 z/ w4 [/ q& r; ? 5 e2 w* y7 q0 n: ^7 B/ x: L5 H" f
已经10多年没在夏天回家乡了,从城里到乡下,这一次见证了家乡的骄阳似火,酷暑难熬。不挂蚊帐,没有风扇,没有空调,也不知那当年是怎么度过一个个来来往往的夏天的。' h; x1 @8 ]! F1 v1 _( M
# O+ ]0 p" i4 } 犹记得儿时,露台边上,煤油灯下,我们在做功课,奋笔直书。漠漠夜色,飞蛾扑火,还有蚊虫萦绕。夏风吹来,火苗随灯芯摇曳,偶尔走神,逮住一只血汁饱满的蚊子扔进圆形玻璃灯罩内(我们称为“灯筒”)的火苗上。随同霹雳拍啦的声响,散发出烧烤的香味,不由拍手称快,在深呼吸中获得蹂躏之后的痛快……
; i' I2 j; v7 n& _* w' t2 a
( e( ~: b. |1 n$ t8 ^ 时隔多年,低矮的瓦房已换新颜,是轩敞的二层楼,多得数不清的房间,却还是坚硬的床板,粗糙的草席,直射的阳光黎明就劈头盖脸而来,海南之南的热带高温度让人汗流浃背。庭院里花果芬芳的石榴树年岁太长已经枯死,改种的是枝繁叶茂的印度支那树。为了防台风母亲先前嘱咐亲戚修剪了枝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白天地上像下了火,夜晚清风徐来,热气消除,倒也凉快起来。
" h# |1 G% o9 I) e$ d
; U& s! u/ l3 p6 ` 夜幕降临,清亮的夜空,群星荟萃,还是记忆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北斗星毅然定立在亘古不变的方向,清晰夺目,滔滔银河气势如虹横贯长空。晚风丝丝缕缕,踏着月光托着长翼迤逦而来,轻轻拂过,像极了当年月下母亲一遍又一遍哄我入睡轻轻抚摸脊背的手。
! z) |; d6 W! p( u$ X J2 O & t9 v/ A& \: s
村里的习俗,喜宴的前一天晚上,大块帆布棚架搭起,高瓦度的日光灯高高挂起在大门口,白炽的光芒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晚饭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前来拜访,嚼着槟榔,抽着水烟,喝着茶水,三五成群,家长里短的。识字有点文化的男人谈论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目不识丁的农妇在交流耕作心得,谈论庄稼播种,农事收成,还有的聊聊天气,或谁家儿子结婚啦,女儿出嫁啦,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啦。仿佛是盛大的沙龙聚会,只是少了学术的氛围和小资的情调,却也是田园牧歌般的乡村淳朴感觉。# J* D( g* _$ j0 E' E) v7 ?
' D! Y, F% T7 Z* w) c1 D9 [$ j# H 母亲围坐在农妇间,身边还坐着风烛残年的闺蜜以及她的表妹,是和她一样十几岁就开始抽烟性行刚烈男人味十足的知心朋友,头发斑白,脸上的沟沟壑壑如同利刃雕刻的印记,纵横交错。唾沫星子乱飞,不时往身边的痰盂里吐出鲜红的槟榔水,聊得起劲,年老体弱多病的母亲此刻正眉飞色舞,是多时不见的神采奕奕。* M; r5 R+ Q* z+ ~- X7 D; {
1 |5 s% c: I0 s* w
浓浓的人情味,故乡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感觉,哪怕是香车豪宅,锦衣玉食。这是她最想回到的地方,是她最想要过的生活,粗茶淡饭,倍受尊重,有许多人和她说着乐东话,抽着水烟筒,嚼着槟榔,声气相通,不再孤单……9 R' R" V* Y& | u! d
* t7 k7 ]- {$ y4 g, h* y6 h 喜宴定在中午12点开局。天未亮,睡梦中的我就被楼下的嘈杂声惊醒。下楼,看到主厨和打下手的工仔都到齐了,全是亲戚。磨刀霍霍,开始杀猪宰羊,凄厉的嚎叫,是鲜血淋漓的场面。一只小黑猪,是来自红五(黎区)的山猪,滴溜溜的眼神,短肥的小尾巴向上翘着,肉墩墩的身子圆滚滚的,小宠物般超可爱的模样,真不忍心让它死在乱刀下。白刀子进去时,听到它稚嫩而惨痛的叫声,我站得远远的,捂住耳朵,把脸撇到另一边去,心揪成一团。
: ~/ d- Z/ @) [* I 7 h9 D1 R- j- |' m6 v" @" {
暴烈的阳光下,姓陈的远房叔叔坐在案板边,一直在砍堆积如山的肉,汗如雨下。堂哥、表哥和侄子们,在一旁搭灶起火,黝黑的脸庞,被晒得通红。巨型的铁锅放上灶台,锅铲也是巨型的,重得我抬不动。他们每人负责炒一道菜,亲眼看到一侄子调制羊肉汤,掌控火候,调配油盐、姜蒜、香料,在烈日下,炉灶旁,动作利索,面部油光可鉴,却是一脸认真的摸样。相邻妯娌蹲在屋檐下择菜,是荷兰豆和卷心白,她们围成一团,嘁嘁喳喳。
5 M/ c" k5 e$ v3 v% ~
1 y0 Y* H: H6 l4 l$ l( E 父亲记起对联还没有写,急忙招呼孙辈摆好桌子,抬出他的老家当,是笔墨纸砚。那台砚,从我有记忆起它一直在,有一个小缺口,父亲却敝帚自珍。一直以来写对联是父亲的事,而如今,父亲年事已高,手会抖动,再也写不了了。还好,有接班人,是大堂哥。记得很多年前,还是学生的堂兄还写春联到街上卖。红纸摊开,超过桌子的长度,堂哥站立在圆桌前,拿起汁液饱满的毛笔,微躬着身子,在墨砚里调兑了几下,按照父亲折叠的格子大小,开始横竖撇捺,一笔一画精心勾勒,龙飞凤舞,洋洋洒洒,浑然天成。这古老的汉字,以它最初的模样,在一个晨曦微露的早上,在一个古老的村落,在金色光芒中翩翩起舞。源远流传,赏心悦目,那一刻,是一种的圣神感觉,而那一个凝神执笔的堂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足以让我仰视!7 k; F8 J9 c& [
. z, D5 P0 S( Q0 M w( ], O. O! r6 m
客人陆陆续续到达,大部分貌似也是前晚来过的,多是亲戚和相邻,他们聚集而坐,又一次嚼槟榔、喝茶水,海阔天空。正午12点,各类菜肴新鲜出炉,番薯粉、白切鸡、白切鸭、白切鹅、粉丝羊肉汤、烤乳猪、爆炒回锅肉……配上酒水,满满的一桌,热气腾腾。庭院里,高高撑开的帆布遮挡着阳光,也遮挡了风,高朋满座,大杯喝酒,大口吃肉,大声说话,大汗淋漓,热热闹闹。
5 R2 c ], X9 o& w0 {/ F m: ^
+ _9 c3 U) r0 G& f- w 哥哥办这次喜宴,一律不收红包,其目的不仅是庆贺侄女上大学,而是让多年不见的亲人聚集到一起,给亲人创造一次会面的机会,是一次亲人大团聚。这一次,见到了多时不来往的亲戚,见到了哥哥姐姐们忆苦思甜时常挂在嘴边的恩人。他们说,那是艰难岁月里一起同甘共苦的人,最让他们怀想!: G! c( e8 U) b r& S
7 g0 d6 c+ X3 d 阿杰哥是姑妈的儿子,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斑白的头发,却依旧是挺拔的身躯,曾从盐灶村赶着大群鸭子到我们村边水塘扎营,同是喜爱养鸭养鹅放学了常下水潭割草的三哥说,那当年,粮食短缺,溜到阿杰哥的鸭棚里吃鸭子饭(那是用粗米煮给鸭子的食物)是很幸福的事情。三哥还说,我们家孩子多,很穷,虾酱或扁豆酱是主菜,经常吃地瓜充饥,当年特别喜欢去走亲戚是为了改善伙食,能够吃上一顿干饭,或者吃上一块肉,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 b J$ x: }: I$ r
0 p% A- G+ Y$ o# e# U4 J% Y 哥哥姐姐们最想念的人是月姐姐,她是他们艰苦年月最纯美的记忆。月姐姐的爷爷和我爷爷结拜兄弟,认作是“同年”,这样一来两家便是世交和亲戚。70年代末80年代初月姐姐来镇中学读书寄宿在我家。那是贫困的年代,我家人口多,土地少,粮食奇缺,食不果腹,月姐姐家总给我家运来大米救急。哥哥说,月姐姐在我家吃饭她家是亏本的。母亲过意不去,家里没什么好吃的,暴走鞋价格,就常在蒸虾酱的碗里加个蛋,偷偷藏在前庭的横梁上,留给月姐姐放学回来吃,算是特殊的照顾和待遇。嘴馋的三姐发现了这个秘密,趁母亲不注意时总偷偷用调羹挖一个小洞来吃。6 M7 c/ M6 ^0 o0 S# h- C
5 ?* W* q* Z- v1 H7 ]
月姐姐一双丹凤眼,天生丽质,温柔贤淑,学习刻苦,勤劳能干,每天放学回家后煮饭,劈柴,挑水装满两个大水缸,摘花生、打谷子,样样农活都擅长。当三哥打骂偷懒不干活的四哥时,月姐姐总说他,不要对弟弟这么凶,你什么都好,就是凶了点。只是运气不好,每年高考月姐姐总因相差几分而无缘中第。她全力以赴,已经很努力,考了三次高考,但却无法靠知识来改变命运,最终留在农村,一生一世,面朝黄土,背朝天,嫁人、生子。# Z6 n$ @/ n! w
7 N" E9 z% Y V) \: [ 记忆里的月姐姐是勤劳善良美丽的化身,是让哥哥姐姐魂牵梦绕的天使。失散多年,三哥说,这一次一定要找到月姐姐,她是和我们同甘苦共的姐姐。经过几番周折,最终打通了月姐姐的电话。, S% j0 e' G/ W8 {4 n: _" r! Z
: W1 U! {3 ?. ?# e! ~ 月姐姐远道而来,到达时已是下午时分,午后的阳光,还是一样的火辣,风尘仆仆,迎面而来的月姐姐,单薄的身子,简朴的着装,干净整洁,依稀是当年清丽的姿容,瘦削的瓜子脸,黝黑的肌肤布满皱纹,坚毅的眼神,略带憔悴中透出沧桑,看得让人心里生疼。/ |! w" v' S; l7 u1 m0 R
D3 G: c$ M* f2 e) j2 R4 q3 h
月姐姐说,离开我家后嫁给了一个退伍兵,后来定居报国农场,这些年来很艰辛,体弱多病,姐夫下岗,孩子考上大学没钱去读书耽误了前途,过得不好就不想来见我们……隔着30年的光阴,再美的月色也未免有些凄凉了。
* }2 g+ B! P" D$ {0 ?) `1 @ : ~+ W- U6 n; u# K' Z
一一自我介绍,月姐姐逐个辨认当年的弟弟妹妹。今天我们最想见的人就是你,三哥说,一走就是30年,月姐姐你的心真狠啊!“那时候,月姐姐家需要一只公鹅交配,受父母之嘱托,10岁多一点的四哥独自一人抱着我家的一只鹅走路到几公里之外的利国镇上给月姐姐的家人。”四哥眼眶里噙着泪花,一边回忆,一边说,“月姐姐,人生流泪的时候只有几次,而今天见到你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3 n" u2 `' H6 t$ K9 W
$ L& u- N3 T S1 C
父亲说月姐姐来我家读书时我只有3岁,我对月姐姐没有多少的记忆,但在一旁的我,此情此景,却也被感动得掉下眼泪……) b$ N" e" }( y, i% y, l2 g3 j, ?4 a
* s& r6 I7 i" N) r 喜宴,是一次亲人的大团圆,是一次全家人集体的忆苦思甜,是缅怀,也是感恩!经历贫困,锦衣玉食之后,让人怀想的又岂止是月姐姐?是那年那月那些苦难的日子,是在苦难的日子里同甘共苦、相互扶持、催人奋进一生一世的深情厚谊。
; d. O: P. x r* @/ _% M( c 3 D, Y" F# I% _% l
) [" E$ g, T- V: [4 X a # V' d2 Y6 C4 H! w( e5 B
|